
东北育才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科普基地由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亲自命名并题词,总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由全智能型连栋温室、生命科学实验室、多媒体教学室、动物饲养区、农田生产实践区及农业发展史展厅六大部分组成。全智能型连栋温室配备了由以色列进口的全自动施肥设备、与中科院环境研究所共同研发的全国首座全时气候监控及分析处理系统、荷兰埃尔斯丁自动滴灌设备、日本森田报架式深液流水培装置、由中国农业大学设施园艺研究中心引进的全幅移动式育苗床、由辽宁省农科院引进的蔬菜立体式栽培系统。
生命科学实验室配备了德国斯科夫超净工作台、电热鼓风干燥箱、科研级解剖镜、显微镜、由美国进口的XY-95-Ⅱ 型高纯蒸馏水设备、教学级常压灭菌锅、HJQ-F160型全温震荡培养箱。
农业发展史展厅收集了100年前农民使用过的传统农用工具、劳动装备等。
接待参观方面,近年科普基地共接待来宾400余次,合计8000余人。其中包括省级以上领导337人,市级领导568人,外宾1155人,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群体5000余人。
教育教学方面,科普基地共接待学生实习602次,多媒体教学800余课时,共计19700余人。其中为我校国际部学生授课354课时,参与人数1200余人;为我校生物知识小组学生指导生命科学实验308课时,完成《烟草烟雾对玉米幼苗的生长影响》、《不同元素对白粉病原体的生长抑制性研究》等课题132组;组织针对我校幼儿园小朋友开展的“农业认知活动”2300余人;假期针对我校及兄弟学校学生、学生家长开展的“学农科普活动”兴趣小组共组成349组,3034人,种植的番茄、玉米等蔬菜共采收2000余斤。活动期间开展的自命题、探索性实验共完成了《RNA的提取方式改进》、《青霉菌对植物根系发育的影响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物对土壤的影响探究》等科研级课题327组。
此外,科普基地也影响到现就读于美国纽约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新加坡华侨大学、香港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的单艺静、张子丹、周沫、王慧、马文博、张楚格等137名国内外知名大学学习农业、生物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及沈阳各兄弟学校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到基地开展农业科普实践课题研究,期间完成《茶叶对口腔细菌的抑制性研究》、《碳酸对土壤的改良性测试》、《音乐对植物的生长影响》等课题192组。
地 址:沈阳市东陵区(浑南新区)高功路2号
乘车路线:马路湾乘188路、北站乘333路到万科新瑜公馆站下车即是。
开放时间:全年
来源:东北育才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