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统计 更多>>
  科普信息平台
  科普管理平台
  科普基地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科普基地
中国工业博物馆
2013/12/16

    中国工业博物馆坐落于沈阳市铁西区卫工北街14号,由原铸造博物馆(沈阳铸造厂原址)改扩建而成,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工业博物馆由省市文物局与铁西区政府联建,在业务上由省市文物局进行指导,日常管理由铁西区政府负责,由铁西区政府投资兴建,预计投资5.4亿,项目已投资4.2亿元。单位性质为全额拨款的副处级事业单位,人员编制35人。
一、总体目标
    博物馆建设总体目标:以装备制造业为主,涵盖21个主要工业门类,建成特色鲜明、影响广泛、全国最大、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国家一级工业博物馆;成为工业文化传播与中国工业史料研究基地、成为全国工业文物保护试验基地和学术研究及科普教育的平台、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产业工人光荣传统、劳模精神和先进思想文化精神阵地、成为百姓休闲娱乐的家园。
二、建设及运营情况
    2011年5月18日沈阳工业博物馆正式奠基,2012年5月18日一期共三个展馆正式对外开放,即通史馆、机床馆、铸造馆,开放展陈面积近2万平方米。2013年在原有展馆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了冶金馆、重装馆、机电馆、汽车馆、香港馆、铁西馆和车模展等七个展馆,最终实现了“9+1”的展馆设置模式,展览面积从一期的2万平方米扩大到6万平方米,并开设餐饮、休闲、体验、互动等区域。目前全馆馆藏展品和资料3万余件,已上展的展品11000件,主要来自辽宁、上海、北京、内蒙、香港等22个省(区)市和地区,年代从商代至今跨越了四千余年。
    博物馆在原沈阳铸造厂原址的基础上新建2.3万平方米建筑,展厅及公共空间装修、布展面积达6万平方米。
    沈阳工业博物馆对于研究中国工业发展史、保护保存近代工业历史文物资料,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强区域竞争力,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和重要价值。目前全国尚无此类博物馆,铁西区将填补国内空白。
    为使更多的百姓走进博物馆参观,沈阳工业博物馆免费开放。开馆一年多以来,参观人数超过10万人,日均接待游客近500人。博物馆自筹建之日起就得到国家、省市领导的关心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2011年5月18日博物馆奠基开工,全国人大财政委副主任、原辽宁省委书记闻世震,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出席仪式。2012年5月18日一期正式对外开放并举行了盛大的开馆仪式。国家相关部委领导、省、市主要领导出席了开馆仪式并参观博物馆,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出席仪式并讲话。特别是2012年7月2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视察我馆,并对我馆给予高度评价,对于我馆今后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013年12月14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视察沈阳工业博物馆,对博物馆一期开馆半年来的所取得的成绩表示满意。2013年5月6日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视察沈阳工业博物馆,在充分肯定地方政府重视工业文化的基础上,提出博物馆建设要从展陈创新、功能创新、运营模式创新上下功夫,增强博物馆与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亲和力的具体要求。
    此外,博物馆中还设置了车模展、成立车迷俱乐部、足球机器人演示等项目,突出博物馆与体育的联系;设置体验区、纪念品制作与售卖区、举办铸造精品展,展现博物馆的趣味性。沈阳工业博物馆二期在一期的基础上,着重突出本馆特色,努力实现新与旧的对话、人与物的对话、现实与虚拟的对话。
 
 
 
 
 
来源:中国工业博物馆
 
| 辽沈创新文化网
版权所有©沈阳工业大学 技术支持:永信网络 电子邮箱:sykp@163.com
ICP备案编号:辽ICP备120012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