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科协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动员全校科技工作者,紧紧围绕学校发展战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不断创新科协工作,健全组织机构,在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科技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高校科协在科技进步与创新中的积极作用。
一、校党委重视,科协工作有为有位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十分重视科协工作。为贯彻中国科协“八大”精神,进一步加强科协在高校的作用,推进学校学术繁荣和人才培养,在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后不久,校党委把校科协变成学校独立的正处级单位,核定编制8至10人,并将原科技处的两个部门——学术交流科、学会办公室整体划归科协,明确校科协的职能和任务。校科协兼顾对外交流工作,主要负责学校的学术交流、挂靠学会管理工作、科普基地建设、大学生科协、老科协及内部刊物《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的出版等工作。
近年来,校科协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国科协“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要求、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中长期规划,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科协事业的新途径、新领域、新经验,探索建立符合科学技术和科技团体发展规律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努力把沈航科协建设成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群众组织。
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在上级科协的指导下,紧密依靠全校广大师生和科技工作者,力争在弘扬科学精神、促进学术交流、开展科普宣传、组织课外创新、推荐优秀人才、协调学会工作、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等方面,精心实施,扎实工作,取得优异成效,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科技创新和普及工作,促进学术繁荣和人才培养,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突出学校特色,建设科普基地
科普基地建设是校科协的特色工作。学校党委决定成立《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向中小学开放相关设施》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挂靠校科协,将学校现有科普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向省内中小学生全面开放。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校科协协助完成“三馆一仓”航空博览园的建设,为便于此项工作的开展,学校成立了“辽宁航空宇航博览园筹建办公室”,并挂靠在校科协。在省、市科协和学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校航模研制基地已获批“辽宁航空航天模型科研科普基地”、“辽宁省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基地”。辽宁航空航天模型科研科普基地,是我省独特的青少年科研科普实践工作特色窗口,可定期组织青少年进行航模产品研发、航模科技训练、航模竞赛、航模飞行表演等活动,在航空航天科研训练、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及青少年社会实践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辽宁省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科研科普基地,通过定期组织多层次、多形式、多类别的航空航天模型科研实践;开展与全省重点中小学和贫困地区中小学的深层次合作,协助其开展航模创新素质教育、航空航天模型夏令营等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增强创新意识,培养青少年对航空航天科学的兴趣、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投身航空航天事业的志向,为我省发展航空航天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做好科协工作,为校科技工作提供支撑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是一所以航空航天为特色,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性高等院校。学校创建于1952年,是原航空部所属的6所本科航空院校之一,现为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建设的唯一一所高校,是空军依托培养后备军官的全国18所地方院校之一,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紧缺人才(航空航天)培养基地。学校占地1760亩,现有专任教师900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特聘院士9人。本科专业44个,在校学生规模达19000余人,在校留学生规模达200人。
校科协每年邀请10至15名与学科发展密切相关的两院院士和约50名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讲座。除各学科前沿科学与技术讲座外,有意识地举办与各类纵向课题申报工作相关的讲座。从如何开展科研工作,到各类基金申报书的立题、创新点、撰写技巧等诸多方面进行交流,广大教师获益匪浅。
学校把产学研合作作为学校发展的重点工作,校科协利用学校在航空航天企事业单位的影响,借助科技交流这一大的平台,并结合各二级学院的实际需求,每年邀请不同领域、不同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到校举办各种论坛,如信息化总师论坛、总设计师论坛、总工艺师论坛、总冶金师论坛等。通过举办论坛,展现校优秀科研成果,使广大师生了解需求及发展趋势,推动产学研合作。
在强手如林、名校林立的今天,沈航无论从水平能力上,还是在名气品牌上,都与几位老大哥院校,诸如北航、南航、西工大、哈工大等存在较大差距,因而,积极寻求与兄弟院系的其他学科合作,往往能取得显著和意想不到的成果。为此,校科协通过定期的跨学科学术(技术)交流研讨会、教师沙龙、博士论坛等诸多形式,加强多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机融合,共同承担一些重大课题。
来源:沈阳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