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采 >>
产业发展 >>
最新成果 >>
  科普统计 更多>>
  科普信息平台
  科普管理平台
  产业发展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工业科技 >> 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呼吁“中国制造”的世界级品牌
2012/5/23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打造我们自己的文化产业品牌以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目前中国文化产业面临的重要课题。近日,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论坛组委会执行主席陈忱。
      陈忱表示,在我国,文化产业的概念从提出至今只有十几年时间,民族文化如何留存并发展与文化安全等相关问题一起摆在了我们面前。基于上述因素,2001年,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论坛进入筹备阶段;2002年,首届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论坛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首届论坛以“全球文化产业发展与新经济浪潮”为主题,旨在让文化产业的民间力量得到政府部门的认可,奠定文化产业的群众基础,向公众阐明文化产业的重要性。
      据了解,伴随我国经济持续良好的发展,第二届论坛提出了文化产业要与金融挂钩才更有利于其发展的观点。到了第三届,论坛前瞻性地指出中国民族文化产业要“走出去”,在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2009年12月,第四届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围绕着“机遇与挑战——中国民族文化产业在振兴中前进”的主题,设立了“国家灾害预防体验基地(主题公园)的建设与发展”专题论坛,并为中国民族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成立和《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文化产业调研报告》开题揭牌。
      陈忱强调,随着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机构、企业、专家以及相关人士关注和参与文化产业的研究、运作。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文化产业是投入少、产品附加值高的产业,是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首选产业。文化产业范围内的各产业相互作用,在一个领域内取得成功后会带动其他类别。文化产业的附加值、生产效率等要比制造业和服务业高很多,对能源、环境等又不会造成破坏,并且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功能和产业功能在给各国带来高额利润的同时,又表达和传递了国家和民族的意志。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还处在起步期,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品牌是一个产品走向市场的标志。陈忱认为,品牌意识的落后带来的将是“有世界级产品,无世界级品牌”,没有品牌自主权,就没有国际竞争力,文化品牌更是如此。随着文化产业生产国际化、资本国际化和市场国际化的加剧,世界各国在各方面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陈忱表示,由于经济全球化格局下的文化相互影响和文化产业资本及元素的相互流通,加之彼此间的合作、利益间的驱动、技术间的互动、人才间的交流,我们打造文化产业品牌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品牌的形成也面临着时间、人才、资金、制度等一系列难题。而对于一些拥有知名文化产业品牌的发达国家来说,其品牌呈现出相当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不仅给他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同时也为产业链提供了价值和利润更大化的品牌效应。陈忱认为,在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我们必须加强品牌意识,打造“中国制造”的世界级品牌,因为未来的国际竞争一定是品牌的竞争,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优势。(王 枫 马行超)(来源:知识产权网)
| 辽沈创新文化网
版权所有©沈阳工业大学 技术支持:永信网络 电子邮箱:sykp@163.com
ICP备案编号:辽ICP备12001202号-1